欢迎光临地理标志产业网网站!
行业要闻

三部门发布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

2023/1/30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作者:地理标志产业网  浏览次数:2040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发布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的通知

国知办发运字〔202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发展改革委,各银保监局,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各地方有关中心,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

近年来,地方有关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支持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有关任务要求,从完善政策体系、实施专项行动、推动业务创新、加强信息共享、提升服务便利度等多个方面,因地制宜探索和推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新举措新产品新模式,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效能,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34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2021—2023年)》(国知发运字〔2021〕17号)有关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银保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案例征集工作,在地方有关部门、有关金融机构报送案例的基础上评选出首批20个典型案例,现予以发布。请各地区和各有关金融机构加强典型经验的借鉴推广,积极稳妥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化部门协同和政银合作,推进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提高普惠程度和服务效能,为中小企业纾困赋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特此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2023年1月12日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清单

案例编号

案例名称

案例摘要

1

江苏省深入开展“百亿融资行动”打造知识产权金融生态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深入开展“百亿融资行动”,通过数据信息化推进客户细分、评价整体化破解估值难题、服务便利化提高融资效率、政策集成化降低融资成本、产品多元化降低系统风险、部门协同化形成工作合力,打造省市县联动、全省“一盘棋”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南京市建设知识产权金融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从贷款申请、价值评价、尽职调查、质押登记、授信放款到贷后服务、质物处置的全流程、标准化线上服务,大幅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便利化程度。2002年至2022年9月,全省有91家银行、13家融资担保机构、31家金融投资机构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1000亿元。

2

湖南省探索建立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

湖南省、长沙市和湖南自贸区岳阳片区知识产权部门推动设立总规模为65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金,委托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市场化运营,按照“风险补偿金45%、合作银行及指定的合作担保或保险机构45%、评估处置机构10%”的风险承担比例,建立起了“谁参与、谁受益、谁担责”的风险分担机制。截至2022年6月,累计纳入风险补偿资金补偿范围的专利商标质押登记206笔,质押金额达25.6亿元,惠及近200户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创设“桂惠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建立区市联动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推出“桂惠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专门产品,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纳入“桂惠贷”支持范围。建立区市联动机制,按照贷款金额的3个百分点给予贴息,由自治区财政和企业所在地财政按比例分担;优化财政贴息方式,由金融机构按照降低后的利率发放优惠贷款,再统一向财政部门申请贴息;实行名单制管理,重点支持国家、自治区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等市场主体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022年1—9月,全区专利商标质押登记214笔,同比增长240%,质押金额达14.6亿元,同比增长218%。

4

杭州市形成政策合力,健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杭州市知识产权局推动设立规模为3000万元的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搭建杭州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做好银企对接服务,联合金融机构、运营服务机构、创新主体构建知识产权融、贷、投、评“一体化”模式,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和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新模式,不断健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1—9月,杭州市专利商标普惠贷款金额达32.5亿元,惠及企业523家,居全省第一。

5

济南市探索建立五大机制,形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闭环式管理服务模式

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企业受益”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多方协作,探索建立融资补贴、风险补偿、联盟服务、绩效考核、银企对接等五大机制,形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闭环式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常态化开展“入园惠企”,深入企业“面对面”服务、“点对点”支持。2018年至2022年9月,全市累计专利商标质押登记892笔,质押金额达83.6亿元,惠及企业400余家,有效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6

武汉市“服务型政府+多维模式”跑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速度

武汉市知识产权局推出“风险共担机制+设立专营机构+创新评估方式+清单式靶向营销”的知识产权金融模式,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财政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及保费补贴等机制。2021年全市专利商标质押登记151笔,质押金额达19.9亿元,2022年1—9月,质押金额达27.6亿元,再创新高。

7

广州市探索形成多元互补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

广州市知识产权局推动形成多元互补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一是“政银企”合作模式,由政府引导扶持,商业银行与企业直接对接;二是“政银企服”合作模式,通过政府扶持降低融资成本,服务机构辅助提升融资效率,银企对接达成快速融资;三是风险补偿基金合作模式,通过知识产权风险补偿基金分担商业银行债务风险,提升商业银行知识产权授信额度,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三种模式互为补充,推动了广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快速发展。2021年,全市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114.6亿元,同比增长56.12%,惠及企业650余家,2022年1—9月,质押登记649笔,质押金额达96.1亿元。

8

成都市发挥公共平台资源汇聚优势,延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链条

成都市知识产权局支持建设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发挥资源汇聚优势,全链条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需对接、价值评估、质物处置等服务,全时段运营“知贷通”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全方位构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价格发布体系。截至2022年9月,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知贷通”平台累计放款118笔,放款金额6.9亿元。

9

台州市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站式”服务

台州市知识产权局强化政银企联动,发挥全国首个地方商标质押登记受理窗口优势,推进质押登记快速便捷办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创新产品模式、强化内外激励、落实降本减费等多措并举,畅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站式”服务,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1—9月,台州市共办理专利商标质押登记856笔。其中,商标质押登记395笔,连续6年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10

农业银行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贷支持力度

农业银行重点围绕轻资产客户评价难、授信难、评估难等问题,以知识产权应用为核心不断研发特色信贷产品,依法合规创新园区批量获客整体授信模式、以点带面的供应链模式、政府增信“知识产权+”模式等金融服务模式,推动解决科技型、创新型等轻资产客户担保难问题。截至2022年6月,农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达107.6亿元。

11

中国银行打造“全周期、全场景、全链条”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生态

中国银行全面落实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战略合作协议,以“知识产权融资创新实验室”为依托,研发知识产权融资专门产品“惠如愿‧知惠贷”,打造了集多元化获客、全周期产品、场景化平台服务为一体的覆盖大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打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链条的诸多堵点,打造“全周期、全场景、全链条”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生态。2022年1—6月,中国银行当年累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70.9亿元,当年累放贷款户数992户,位居金融同业前列。

12

建设银行东莞分行推广“技术流”评价体系,做实知识产权金融

建设银行东莞分行率先提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将知识产权作为核心指标,对企业的专利数量、结构、技术含量等32个维度综合测评分级,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信贷审批中。截至2022年9月,建设银行东莞分行共为261家企业办理专利质押贷款125.8亿元,业务办理量位居东莞市各银行前列。建设银行总行已在全行范围内开展“技术流”评价体系运用试点工作。

13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推进各项创新,助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降本增效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针对传统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评估难、处置难”的问题,2019年与总行共同研发了新版“智融通”专利权质押融资产品,推进在专利评价体系、风险处置模式、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创新,简化了第三方评估、法律审查、保险等环节,通过专利“反向许可”模式缓解企业还款困境,并给予该业务专项优惠定价政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截至2022年9月,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新版“智融通”产品累计向近26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投放贷款约19亿元。

14

上海银行探索建立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模式

上海银行聚焦专利运营环节中常见的专利实施许可场景,探索建立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模式。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基础上,基于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真实交易背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后,将这笔交易的未来收益权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以此获得更高额度授信的流动资金支持。

15

南京银行打造“知鑫服务直通车”银企对接专项品牌活动

南京银行与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联合打造“知鑫服务直通车”,通过建立品牌化、长效化的银企对接专项品牌活动,加强活动顶层设计,加强资源集成和联动,采用“政银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服务模式,着力提高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服务创新效能,推动优惠政策措施直达企业。截至2022年6月,“知鑫服务直通车”已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超过30场活动,累计服务企业超过1500家,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近44亿元。

16

北京市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打造知识产权保险服务样板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7家单位自2020年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试点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主要通过保费补贴的方式,为北京市单项冠军企业和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在内的综合性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截至2022年10月,已支持北京市472家企业投保了4818件专利,保险保障金额超过53.6亿元。2022年9月,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主题日”活动上,北京市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获评2022年“两区”建设十大最具影响力政策。

17

上海市积极探索保险服务新模式,助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上海市自2014年起启动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支持有关保险机构围绕企业面临的维权、融资以及运营等问题,积极构建形成体系化的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序列。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作为企业融资增信方式之一,保险机构围绕企业融资需求开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提供保险担保服务,合作银行凭借保险机构保险单对企业发放贷款,一旦出现坏账,保险公司按照比例承担坏账风险并负责处置质押的知识产权,有效助推了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资金支持。

18

浙江开展知识产权保险创新试点改革,打造知识产权保险全链条服务

浙江省印发《浙江省知识产权保险创新试点改革方案》,将保险机制全面融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设立浙江省知识产权保险创新支持中心,上线“知识产权保险专区”平台,创新推出PCT国际专利、海牙工业品外观设计、马德里商标等多款行业领先的保险产品,涵盖申请费用补偿、被侵权损失及侵权责任、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商业秘密保护等全链条风险保障,全省知识产权保险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9月,全省保险机构共提供近70款知识产权保险产品,保障金额近12亿元。

19

宁波市打造知识产权“保险+维权+服务”模式

宁波市创新推出知识产权“保险+维权+服务”模式,成立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共建知识产权保险联盟,推动保险产品覆盖知识产权申请、转化、维权全链条,实现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险种全覆盖。截至2022年9月,累计为5992件商标、1859件专利等提供承保服务,保障额度超过6.9亿元,赔付75.6万元。

20

广州开发区落地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全面升级海外维权服务体系

广州开发区围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企业海外维权扶持力度,推出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提升企业海外纠纷风险应对能力。截至2022年9月,已有累计41家次企业投保,总保额达1.3亿元,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