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51379116
邮箱:info@bgia.org.cn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28号6-1幢B405-1室
一
二
以品牌思维狠抓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农业知识产权特指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涉农专利、商标、版权,以及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农业商业秘密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2016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涉植物新品种纠纷民事案件共计781件,年结案量从2016年66件上升到2020年252件。其中85%以上为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主要涉及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超七成案件品种权人胜诉。
在2020年有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新闻,猕猴桃品种-阳光金果非法引入中国案在奥克兰高等法院最终宣判,判处高某、妻子薛某及其公司赔偿佳沛公司1500万纽币损失,折合人民币约6742.8万元。
在2016-2018间,新西兰佳沛公司发现他们选育的优质猕猴桃品种阳光金果(Gold3)、魅力金果(Gold9),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就被我国果农大规模种植。
后经调查发现,流入我国的阳光金果和魅力金果种苗,是由新西兰从事猕猴桃种植的中国夫妇高某和薛某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非法带到中国。
而这个事情也引起了巨大的蝴蝶效应。因为当时果农对于品种权不重视,一些地区在没有获得佳沛授权的情况下,种植了其有品种权的猕猴桃阳光金果,有商人也因此被佳沛起诉赔款。
这是合法保障农作物品种权的一个经典案例。这个案子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一度惊动两国商务部,也解释了佳沛如何把水果变成一个品牌——先把种子变成自己的知识产权,继而获得定价权。
在新西兰佳沛看来,每年投入超过3500万新西兰元用于创新研究并成功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是佳沛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并在商业经营上不断超越自我,达到新高度的秘诀。
目前水稻、小麦、大豆等“中国粮”已经用上了中国种子,但还有一些农作物的种源仍然依赖进口,其中就包括柑橘、苹果、草莓等餐桌上常见的水果。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认为,推动品牌强农、富农,要充分重视品种培优,从源头把好知识产权关。
这些举措都将大力促进种业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为种业振兴夯实产权基础。
地理标志是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生力军
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主要有三个体系。
一是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主导的,以《商标法》为主要依据的“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保护体系;
二是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主导的,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为主要依据的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保护体系;
三是以国家农业农村部为主导的,以《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为主要依据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体系。
农业品牌的底线是能进行注册
三
结语
无论是专利还是商标的申请数量,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都是全世界最多的,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把这部分知识产权盘活,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都是未来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问题。此次调整,理顺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职责,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提高专利、商标的授权质量上去,更好地促进创新和高质量发展。